• home
  • About
    • Our Missions
    • Our Team
    • Advisory Board and Alliance
    • Sponsorship and Donations
    • Press
    • Awards & Recognitions
  • News and Events
  • Gallery
  • Products
  • Get involved
    • Be a Member
    • Access Resources
    • Careers
      • Programmers & Designers
      • Workshop Helpers
      • External Opportunities
    • Donation
  • Hour of Code
  • Contact Us

CityU Apps Lab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程式實驗室

Support CAL DBSxCAL Talk Hour Of Code

CityU Apps Lab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程式實驗室

CityU Apps Lab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程式實驗室

  • home
  • About
    • Our Missions
    • Our Team
    • Advisory Board and Alliance
    • Sponsorship and Donations
    • Press
    • Awards & Recognitions
  • News and Events
  • Gallery
  • Products
  • Get involved
    • Be a Member
    • Access Resources
    • Careers
      • Programmers & Designers
      • Workshop Helpers
      • External Opportunities
    • Donation
  • Hour of Code
  • Contact Us

300 基 層 小 學 生 發 揮 創 意 寫 程 式

  • Home
  • portfolio
  • 300 基 層 小 學 生 發 揮 創 意 寫 程 式

  生於數碼世代的學生,除了學習中英文外,還需要多學一種語言,這就語言便是用作編寫電腦及手機程式的「程式語言」,雖然現時坊間亦有開辦相關課程,但未必每位學生都有能力負擔費用參加。Elsie知道信和集團主辦的「Go Code程式小先鋒」計畫,今年便與大學及社福機構合作,免費教授三百名基層小學生編寫手機應用程式,有參加了計畫的學生便發揮創意,為愛賴牀的家人設計鬧鐘程式,以科技改善生活。

  「Go Code程式小先鋒」計畫由信和集團主辦,今年已經是第二屆,並首次與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程式實驗室合作,由城大師生設計程式課程內容之餘,亦招募了四十多位來自不同學系的大學生擔任導師,於去年暑假免費教授三百名小四至小六的基層學生編寫程式。

  有份參與是次計畫的城大應用程式實驗室總監張澤松博士同Elsie講,編寫程式(Coding)是新的國際語言,亦是數碼世代必須掌握的知識。「教小朋友寫程式猶如教小朋友學好中文或英文,最終讓他們寫出好的詩句去表達自己。」他認為,編寫手機應用程式好處多多,包括提升小朋友的解難能力、邏輯思維及創意。「計畫讓基層兒童有機會增進電腦和資訊科技素養,長遠有助提升他們競爭力。」

  雖然香港高中設有資訊科技科,不少學校亦利用電子學習平台,但張博士指,相比起英國小學生正規課程已開始寫程式,香港的程式教育尚未普及。「小學課程沒有電腦科,常識科接觸的電腦知識只限文書處理和上網等,而中學只有少數資源較佳的學校會教授程式編寫,而坊間的課程則較昂貴,十節課約需五千至七千元費用,並非人人有能力負擔。」

  張博士表示,為配合不同程度學生的需要,城大應用程式實驗室亦分別設計了「初班」及「進階班」,各有四堂課,「因為有些同學家境一般,沒有電腦,故初班會從基本電腦操作開始,但很快便會教授編程工具,如麻省理工學院開發的Scratch及全球普及的App Inventor。」他又說,初班同學未必有編程背景,故軟件均以圖像化方式操作,讓同學較容易掌握,好像砌積木般完成程式,「App Inventor設計的程式,更可放在手機使用。上完初班的同學已學會製作小遊戲,如利用手指控制熒幕上小球移動。」

  張博士坦言,參加計畫的同學表現令他驚喜,「作品與大學生的水平『有得揮』。他們學懂基本原理,已懂加入創意加以發揮。有人想到將預設的小球畫成不同星球,當它們接近黑洞便會被吞噬,黑洞則會變大;有人則加入比賽元素,玩家以按鈕分別控制兩個小球速度,鬥快移動。」在初班表現良好的同學可參加進階班,真正開始「逐行逐行」寫程式。張博士說,導師亦會預先準備好一些程式組件,「就好像做菜,我們會提供食材,學生學習將他們煮成菜式及自行調味。」

  聽張博士講,由於參加者只有小學程度,所以進階班對他們來說已頗具挑戰性,「不過,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其實很好,一解釋已能明白背後邏輯,反而英文才是最大困難。因為他們的英文只有小學水平,但編程軟件多用英文界面,所以導師要從旁協助。」他亦留意到同學們最初上課較嘈吵,但慢慢變得專注,後來更主動要求學習更多,甚至協助旁邊的同學解決問題,所以他亦計畫開設高班,供有意繼續學習的同學參加。「畢竟他們有興趣自學的話,未必看得懂網上教學,因為大多是英文,不希望令他們無法學到想學的知識。」

  Elsie亦同兩位參加同學傾過,就讀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(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)小六的練俊希,向Elsie展示了他設計的「彈彈波」程式,但他將程式預設的平面圓形「彈彈波」改作不同卡通人物。每當卡通人物撞向屏幕邊緣便會自動轉身,並以3D動畫形式移動,不但注入創意,更運用了邏輯思維和物理概念,非常厲害。

  經循道衛理亞斯理社會服務處參加計畫的小五生楊靖曈,就設計了「搖搖鬧鐘」手機應用程式。當鬧鐘響鬧時,手機畫面會出現《寵物小精靈》和《壞蛋獎門人》等卡通角色,而且需要搖晃手機才可停止鬧鐘聲響。「我家姐比較貪睡,所以會把程式給她用。」靖曈又同Elsie講,以前用電腦都是上網觀賞影片,但計畫讓她發現自己也能創作程式,亦令她也更主動學習,如今即使在學校課堂遇到問題也會勇於舉手發問。

  不少家長擔心子女沉迷電子產品而禁止他們使用,但Elsie覺得,不妨鼓勵他們編寫程式,既可滿足他們的興趣,提升邏輯及解難能力,說不定會培育出程式專家,改變未來世界。

2016-01-29

Source : http://std.stheadline.com/yesterday/edu/0129go05.html

 
  • Coding Workshops
  • Press

SHARE THIS:

VIEW OTHER RELATED ITEMS

  • Learning Coding and Prototyping (LCAP) Program 2018

    Learning Coding and Prototyping (LCAP) Program 2018

    Gallery
    Zoom
  • Hour of Code 2nd Anniversary (Dec 2016)

    Hour of Code 2nd Anniversary (Dec 2016)

    Gallery
    Zoom
  • 邀城大導師開班 或申專利投產

    邀城大導師開班 或申專利投產

    Coding Workshops, Press
    Zoom
Recent Updates
http://appslab.hk/future-digital-economy-blockchain-crypto-dapp-dbsxcal-talk-21-april-2018/

“Future of Digital Economy : Blockchain, Crypto and DApp” – DBSxCAL Talk on 21 April 2018

April 13, 2018
http://appslab.hk/learning-coding-prototyping-lcap-program/

Learning Coding and Prototyping (LCAP) Program 2018

April 4, 2018
http://appslab.hk/hong-kong-stem-award-2017/

Hong Kong STEM Award 2017

February 22, 2017

Protected: PhoneFraud v1.0

December 22, 2016
http://appslab.hk/%e3%80%8c%e7%b7%a8%e7%a8%8b%e4%b8%80%e5%b0%8f%e6%99%82%e3%80%8dhour-of-code-hk%e5%85%a9%e5%91%a8%e5%b9%b4%e5%85%b8%e7%a6%ae%e5%9c%93%e6%bb%bf%e7%b5%90%e6%9d%9f/

「編程一小時」(Hour of Code HK)兩周年典禮圓滿結束

December 6, 2016

編出個未來

教小朋友學寫App 增基層學生學習自信

GET THE LATEST NEWS AND PROMOTION!

CityU student/staff: be our member .
Non-CityU student/staff:

© Copyright 2016 - appslab.hk - CityU Apps Lab